今年来,学校以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”为目标,学校开展“幸福教育”,坚持“享受教育幸福,体验幸福教育”,走一条“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”的特色办学之路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“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集体,一个好的集体能打造出一所好的学校”的科学发展观。
一、学校教育中的幸福
什么是幸福?教育的幸福是什么?幸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。幸福是人的生理、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。教育学作为面向整体人性的学科,教育观照下的幸福无疑与哲学的幸福概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,但又有自己的倾向性。首先,教育学的幸福是针对个人的,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人予以同等的尊重,相信他们都是完整意义的人;对个人的各个层次的情感感受予以同等的尊重,相信它们都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;相信个人的幸福主要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别人的、成熟了的、标准的、成年人的幸福标准,而是看它是否与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。其次,在教育学的幸福中,所谓的“社会伦理标准”是相对的、多层次的、能够被学生理解的“群体”标准。再有,最为特殊的是教育更注意幸福的发展意义,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。
常言道: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”我们不仅要自问:“我们一辈子都在吃苦,我们现在幸福吗?”面对这样一个问题,或许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,教育的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,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。换句话说,为了学生的明天,意味着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;为了学生的今天,意味着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过程本身应当是幸福的。
学校开展“幸福教育”,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,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、享用幸福的人。幸福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: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、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,这样“幸福教育”就是“教幸福,学幸福”;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,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,这样“幸福教育”就是“幸福地教、幸福地学”。两者的有机结合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幸福教育”。
二、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?教育到底为了什么?
首先,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。阳光心态意味着教师如何调整自己?强调了自己在教育中体现幸福教育的品质特征:即接纳,包容,尊重,仁爱,积极,进取。这样的心态看起来是充满感性的词汇,而实际上跟对教育职业或事业的理性认识密不可分。
其次,要明确教育幸福从何而来?作为教师,从事幸福教育,当然是人人都追求的美好愿望。但现实生活中,很多老师体验到最多的却是痛苦。从教师的职业情境出发,这些痛苦的表现各式各样:比如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,年轻教师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。许多老师在其中纠结和尴尬,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位置;联系现在的社会环境,社会环境的不够理想,不太公平等等使得老师们觉得实在委屈。这些都是老师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,但是不应该回避和粉饰。因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就是引起冲突,引发思考,引发体验,而情境又是引发体验的重要因素。尽管有种种痛苦,但痛苦是可以升华和成就幸福的,它使得教师的职业生命更为丰厚,也使得我们更加努力追求幸福。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天生的,常常是在痛苦中历练出来的。所有痛苦中最重要的来自于我们能力的不足。因而发展和学习就是通向幸福最为重要的路径。在通向幸福的路上,激情和头脑,勤奋和思考都是最为重要的,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,但我们获得了成长,成长本身又是充满快乐的一件事情。难道这不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吗?
最后,祝大家生活幸福、家庭幸福、幸福到永远!